目前分類:電影筆記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年份:2007 / 導演:Kirstan Sheridan / 片長:113分

這是一部以音樂貫穿全片的電影。劇情簡單來說是小男孩找尋親生父母的故事,男孩的父親是位吉他手Louis,母親是大提琴家Lula,兩人在華盛頓廣場前邂逅並發生一夜情,Lula的父親對她期望非常高,為了她的演奏生涯,極力反對這段戀情,Lula意外懷孕了。卻和父親的爭執不斷,在一次和父親爭吵中,Lula激動轉身跑走,卻發生了車禍,從昏迷中醒來後,她以為肚子裡的孩子已經不在,但她並不知道父親早已偷偷地將小孩送到孤兒院。

小男孩在孤兒院成長,他對聲音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,可以聽到極為細膩的聲音與音樂,男孩認為自己的親生父母也在某處尋找他。於是他逃離孤兒院到紐約尋找親生父母。電影敘述著男孩在尋找父母的過程,因為音樂的天分,從華盛頓廣場前當街頭藝人,在教堂裡演奏大鍵琴被牧師推薦進入茱莉亞音樂院就讀。他始終相信,只有音樂可以讓他和失散的父母聯繫在一起......。


August Rush 的官方網站。



swe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年份:2006  / 導演:Mira Nair /  片長:122分鐘

The Namesake (同名之人),這部改編自 Jhumpa Lahiri 原著。這是一部印度版的移民第二代故事,描述著印度家庭的價值觀。一對印度夫妻70年代移民到美國,建立自己在移民世界的小家庭。父親在印度經歷過一場火車意外,隨身攜帶的是一本俄國作家Gogol的書,也因這本書本,讓他從意外中重生,父親將兒子(主角)取名為Gogol。這名字和俄國名作家同名,讓男主角在求學階段常被同學譏笑,父親從未告訴他名字背後的意義,Gogol始終認為父親只是給了他一個自己喜歡作家的名字為名,當Gogol長大後,他為自己取了一個好記的美國名字Nick。

這部片,描述著兩代之間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,對於生長於美國的兩個孩子,即使自己流著印度的血統,但對印度文化毫無概念;而移民的父母,雖然身處異鄉卻依舊對自己的文化與家族有著強烈的情感。其實,在美國的印度人,他們比華人更堅持保有自己的傳統文化,很少看到華人婦女會穿著旗袍逛街買菜,但卻常在超市遇見穿著傳統服飾的印度婦女,如同片中男主角的母親,時時刻刻都穿著印度傳統服飾。Gogol第一次帶美國女友回家見父母時,雖然Gogol很認真的告訴她,在他們家有哪些禁忌動作,女友的行為舉止衝擊了傳統的印度家庭,也因此Gogol的母親並不太接受這位美國女友。

父親的突然驟逝,帶給這個家庭很大的衝擊與改變,劇情也開始有了轉折。

在傳統喪禮中,Gogol的女友穿全身黑衣服來誌哀,與在場全白的印度傳統服飾形成強烈的對比,導演刻意安排女友脫下外套的畫面,無袖的背心,讓在場的印度太太們有些驚訝;這些小細節的動作,一再地凸顯了文化差異。喪禮過後,Gogol無法立刻放下母親一個人獨處,他暫時放下工作陪伴在母親身邊,此刻,他才意識到父母對他的期望與家族的重任,他改回了原有的名字,也因為女友和自己家族的觀念上的差異,於是決定分手。印度的父母配婚觀念,延續到Gogol的母親身上,她為Gogol選擇一位印度友人的女兒,Gogol聽從了母親與這位同是第二代印度裔結婚。

後來,Gogol發現他太太和法國前男友一直保持連絡,他傷心的結束這段婚姻,Gogol的母親也為此自責。結束婚姻後的Gogol,經歷了人生的起伏,選擇暫時離開美國,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。Gogol的母親在丈夫喪禮過後,決定把房子賣掉,返回印度過自己的生活。這就像很多第一代移民,當年辛苦的在美國生根,等孩子長大成年後,最終還是選擇落葉歸根,回到自己的故鄉。

關於移民文化的電影很多,但這部片子導演將整部戲劇慢慢鋪陳,用色調、音樂的對比來帶出文化上的差異與情感上的衝突。影片中,當父親的骨灰撒下恆河那一瞬間,敘述著恆河給予印度人生生不息的精神。

推薦另一部關於文化差異的影片: Outsourced (世界是平的)

swe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
「 Vitus 」,2007年上映的瑞士電影,台灣翻譯為" 想飛的鋼琴少年"。官方網站

電影片名以片中12歲的男主角的名字為名--- Vitus。但台灣翻譯為「想飛的鋼琴少年」。這部影片,細膩的描述親情,父母與孩子、祖孫之情,更能拿來討論的就是資優教育這個部份。

 

 


swe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